科技集群在全球科技创新中至关重要。4月26日,以集聚科技力量 引领城市发展为主题的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集群创新论坛正式召开,来自五大顶级科技集群的国内外代表、专家、学者共探科技集群的新趋势。依托于三城一区长三角一体化,北京、上海—苏州等科技集群表现亮眼,而聚焦海外,日本、韩国等科技集群的实践经验也独具特色,各大科技集群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构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新路径亦渐渐明晰。
培育新兴科技集群成为各国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亦是提升国家创新和产业发展能力的关键。4月26日,以集聚科技力量 引领城市发展为主题的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集群创新论坛正式召开,科技部副部长林新如是表示。论坛现场,国内外专家共探科技集群新趋势,共话科技集群的创新生态、人才培养等问题。
事实上,就在两天前,科技集群这一关键词刚刚出现在关于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发布会上。4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中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4个,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报告》指出,全球五大顶级科技集群包括东京—横滨(日本)、深圳—香港—广州(中国)、首尔(韩国)、北京(中国)和上海—苏州(中国),其中,中国地区集群占据三席。
作为全球五大顶级科技集群之一,北京三城一区科技集群表现亮眼。2024年2月22日,《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系列报告》发布,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三城一区所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8万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四成,比2013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举例称,三城一区先后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推动重磅级项目落地转化,从具体案例来看,以人工智能为先发优势,履行国家优秀人工智能集群、将开发区部署的智能工厂提供给北京高端制造业,形成了协同创新,产业发展联动。
在杨仁全看来,通过集群发展,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促进要素充分有序流动,科学合理配置,形成协同高效联动的创新生态,此外,也能更好地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
目光转向南方,作为另一大全球顶级科技集群,上海—苏州科技集群的相关经验也值得关注。上海—苏州隶属长三角地带,近年来,从乡镇经济到世界工厂再到产业高地,长三角一体化已实现三级跳。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以一项典型案例展示了上海—苏州科技集群的一体化程度。具体来看,目前国内创新自研上市产品数目最多的企业复宏汉霖,通过精准匹配上海高校华东理工大学,完成技术需求研发端的问题解决,链接江苏生物医药生产装备企业完成原型机的中试与生产放大。实现国产制造关键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网络科技。目前其正积极匹配长三角的生产放大基地。
而上述案例仅是长三角科技集群的一个缩影。刘庆表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与细分行业龙头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凝练企业出资解决的真需求。企业提出技术需求2372项,企业意向出资金额超83亿元,累计解决技术需求893项,合同总额达23亿元。
放眼海外,东京大学工程学院先进科技研究中心教授元桥一之在分享日本科技集群发展经验时指出,科技的演化需要共同交互,其中包括人力资本之间的交互。日本东京的科技创新活动更多在相近区域内发生,其中高校对周边影响较大,对于初创企业、专利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均有重要意义。例如,东京大学人工智能发展其实是基于人力资源的集群。元桥一之总结称,区域科技集群发展要因地制宜,快速聚集不同的力量。
韩中科学技术合作中心首席代表徐幸我表示,韩国大田在IT、生物医药、精密设备等领域取得突破,这得益于韩国分布多家中小企业研究所、30多个政府资助研究机构、2000多家企业以及首尔科技综合研究院大学。谈及目前科技集群的难点,徐幸我也直言,将研发成果转成商业化时存在问题,研究所与企业之间存在差距,这是韩国研究方面最大的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构建开放性的研究集群,上述背景下,全球科技集群与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通过总结现有经验、成果,部分专家学者也开始探索构建更加开放、联动、共享的科技创新网络的行动路径。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在会上指出,香港构建创新科技蓝图还需因地制宜,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来看,黄锦辉结合《报告》分析香港科技集群优势短板,指出香港科技集群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创生态圈,推进香港新型工业化;壮大科技人才库;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智慧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好沟通内地与世界的桥梁。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李妍也表示,要通过把握全球科技集群关键特征,助力首都科技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未来,中关村还将创新服务路径,着力提升创新生态指数,培育首都科技集群的新质生产力。